「一首歌只要在空氣中振動過,它就應該要能夠被重新召喚出來。」
從九〇年代的錄音帶、黑膠唱片、CD,到現在串流平台,中間歷經了網際網路、Napster、iTunes、iPod 與音樂下載的混亂時期。有的人難以割捨實體音樂的美好,但更多人擁抱串流的便利。曾有一時蔚為風潮的研究顯示:「人在30歲左右就會停止發掘新的音樂。」但這匯集全世界全種類音樂於一鍵的平台卻能讓人欲罷不能、盡情探索,你不禁會開始猜想:這如同音樂導師般精準推薦的演算究竟有何魔法?或者好奇:
♪ 串流如何取代實體音樂,並讓我們重新願意付費?
♪ 演算法真的懂你的音樂品味嗎?它如何與「播放清單」共同運作?
♪ 除了點擊播放,還有粉絲大軍入侵、音樂詐騙,付的訂閱費到底去哪了?
♪ 當排行榜被泰勒斯和小賈斯汀霸佔,小眾音樂還有生存空間嗎?
♪ 爵士樂可能已經消亡,而ASMR早已成了新的龐克?
曾為前Spotify資料鍊金師的作者葛倫.麥當諾,研究分析5億的Spotify會員數據、探索了數據告訴我們關於音樂和我們自身的祕密。作為個人化推薦功能與音樂體驗創始人之一的他,以風趣明快的筆調,結合深厚的科技知識,從文化歷史、工程技術到音樂類型的劃分,深入剖析串流平台與演算法如何在短短20年間重塑我們的聆聽習慣。他用他對音樂的無限熱情,精闢且透徹地分析推動音樂產業變革的種種核心議題,一一解答關於我們對音樂的所有疑問,例如:
♪ 我心愛的那首歌會不會因為版權問題消失?
♪ 推薦機制是否因著音樂流行趨勢,加深了性別偏見與族群隔閡?
♪ 音樂數據能帶我們看見在地文化,例如菲律賓為何9月開始聽聖誕歌?
♪ 音樂如何被拆分成6000多種類型,引領我們探索嘻哈、重金屬或其他未曾想過的音樂?
♪ 只要將音樂上傳串流平台,我也有成為搖滾明星的可能嗎?
無論你是音樂愛好者、音樂創作者,還是對數位革命充滿興趣,這本書都將讓你大呼過癮!
串流音樂為何能精準推薦「你可能喜歡」:從演算機制、音樂經濟到文化現象,前Spotify資料鍊金師全剖析
作者
Glenn McDonald
出版社
木馬文化
ISBN
978626314749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