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記錄「浪潮」的人|「用愛發電」兩年半、《Wave.》創辦人阿果的靈魂拷問:或者大家不需要流行文化資訊?
近年的傳媒生態,很壞之餘也有一點好。失業記者散落四方,很多人忍痛離去;也有小型、甚至蚊型的公民媒體破土而出。像專職報道法庭新聞的《法庭線》及《庭刊》,深耕時政議題的《集誌社》等。這類「硬新聞」因理所當然地具公共性,且填補了主流媒體的遺漏,吸引不少讀者支持。...
劉愛霞
2月2日讀畢需時 9 分鐘
273 次查看


【「留下」店後談精華紀錄:《庭刊》總編輯陳珏明】
日期:2023.7.16 嘉賓:陳珏明,前《蘋果日報》人物專題組首席記者,投身傳媒工作近 20 年,2023 年 1 月 1 日創辦《庭刊》,現任《庭刊》總編輯。 *** 編按:在今天說「記錄時代」,首選法庭新聞。這也解釋了,為甚麼專職跟進法庭的公民媒體,會在媒體淡季,逆市...
張慕瑾
2023年10月27日讀畢需時 3 分鐘
75 次查看
0 則留言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