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
【新聞學者「不完全虛構」的小說作品 閭丘露薇:講一個訊息準確和對公眾有意義的故仔】
《浮世薔薇》作者閭丘露薇是現職浸大新聞系副教授。這次不寫新聞,寫「虛構」小說。嚴格來說,是「虛構又不完全虛構」。 她的辦公室很整潔,與想像中,學者都沉浸在一堆書海中不同。征戰新聞前線多年,到過戰區,很多人稱她「戰地記者」,但辦公室內,也沒多少張展示這些戰績的舊照。書架上倒放...
岑仔
讀畢需時 4 分鐘


【成長傷痕煉成《年少日記》 卓亦謙的 14 載反芻:放不下,就牢記】(上)
拾級而上,一層一層,步向死亡前的路緩慢且沉重。友人離世後,導演卓亦謙(阿卓)陷入自責的幽谷中,14 年來都在想同一個問題,「為甚麼會完全察覺不到?」多年累積下來的思考,阿卓似乎都交付在《年少日記》中 ——「我只能做的,是記住這個朋友,帶住他生前給你的一點動力,然後走下去。」...
張慕瑾
讀畢需時 3 分鐘


【成長傷痕煉成《年少日記》 卓亦謙的 14 載反芻:放不下,就牢記】(下)
2019 年初,卓亦謙獲「首部劇情電影計劃」大專組優勝,電影發展基金撥款資助製作《年少日記》,計劃列明要於簽約後兩年內,開始主要拍攝工作。但拖了許久,阿卓仍焦頭爛額地改劇本,監製爾冬陞擔心他的狀態,致電表達關心之餘亦催促他,耐不住遠在外地的前輩關心,心底湧上的愧疚推動他完成...
張慕瑾
讀畢需時 3 分鐘


【電影與新聞的矛盾共鳴 迴旋於手段和目的之間 《白日之下》導演簡君晋:但是不是代表,我們不再擇善固執?】
2015 年,《明報》偵查報道,揭發劍橋護老院將長者脫光衣服後,推至露天平台排隊洗澡,引發社會關注私營護老院成「虐老院」;2016 年,《香港 01》相繼揭發私營殘疾院舍虐待院友,其中一間涉事院舍「康橋之家」被形容為「人間煉獄」,八個月內六名院友離奇死亡,院長亦涉嫌性侵女院...
李雨夢 Koey Lee
讀畢需時 4 分鐘


【留下書舍「店後談」精華摘錄 ── 特約記者 Simon Liu X 港台《自己人》主持梁兆輝:這個節目告訴大家,今日香港電台變成怎樣】
Simon Liu ── 資深記者,前《立場新聞》助理採訪主任。長年關注性別及性小眾議題。 梁兆輝 ── 港台《自己人》節目主持,自 2006 年起一直主持節目,是本港首個以性小眾為主題的電台節目。至 2023 年,因「節目調動」關係,《自己人》被結束。...
劉偉程
讀畢需時 4 分鐘


【留下書舍「店後談」精華摘錄 ── 中大新傳學院教授李立峯:香港仍需要有人踩進灰色地帶】
編按: 說到出版受眾為社會大眾,而非學術向的中文著作,李立峯說,從求學時期,已認為學者需要「面向公眾的寫作」。但在紅線揮舞的日子,越面向公眾,越危險。所以他也不只一次提到「風險管理」── 而他的風險管理,是視乎研究議題的價值,「如果有樣嘢你覺得好有價值」,即使有風險,仍值得...
劉偉程
讀畢需時 4 分鐘


【「留下書舍」店後談精華精華記錄:《Wave.》共同創辦人阿果、《造星》「旁白君」文卓森】
嘉賓: 果:阿果,撰寫文化評論多年,於 2022 年創辦《Wave. 流行文化誌》,繼續報道、探討流行文化相關議題。 森:文卓森:《造星》「旁白君」,由節目第一季起,一直見證、講述參賽者的故事。 編按: 《全民造星 V》落幕,這個同時是選秀比賽及綜藝真人秀的節目,起初第一季...
劉偉程
讀畢需時 4 分鐘


【深水埗重建專題(五)—— 未諮的將來】
張慕瑾 ・ 2023-08-17
張慕瑾
讀畢需時 6 分鐘


【深水埗重建專題(四)—— 新舊交匯的獨特風景 重建後會否僅剩軀殼】
張慕瑾 ・ 2023-08-17
張慕瑾
讀畢需時 6 分鐘


【深水埗重建專題 (三)—— 未被聆聽的少數族裔聲音:這是我的家、我的社區】
張慕瑾 ・ 2023-08-17
張慕瑾
讀畢需時 4 分鐘


【深水埗重建專題(二)—— 待價而沽的業主,與 no stake 租客】
張慕瑾 ・ 2023-08-17
張慕瑾
讀畢需時 5 分鐘


【深水埗重建專題(一)—— 序:他們眼中的深水埗,和市建局眼中的深水埗】
張慕瑾 ・ 2023-08-17
張慕瑾
讀畢需時 2 分鐘
bottom of page